半岛APP 分类>>

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为建设蓝色经济区提供科技支撑

2025-10-23 11:54:3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半岛体育,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半岛体育APP下载

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半岛体育APP下载为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提供科技支撑

  总的来说,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就沿海开放来讲,面对多次发展机遇,山东虽作了多次努力,但始终未能进入国家决策层面。“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首先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迅速发展起来,尽管“长三角”和“环渤海”都想拉山东进入,但此时的山东也仅仅只能是扮演一分子的角色。后来如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福建海峡西岸等又相继进入国家决策层面,取得跨越式的发展,但山东仍没能进入这一发展阶段。

  具体来说,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已经在沿海五个区域确定了区域经济发展龙头,即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龙头、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龙头、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广东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广西作为大西南地区的龙头。山东地处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南北夹击”之中,南北两个战略性经济高地的崛起,特别是环黄渤海地区的江苏沿海经济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等周边区域性产业聚集区的迅速发展,都对山东省未来在环黄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找准自己的战略定位并尽快突破刻不容缓。

  第一,海洋科技先进。所谓蓝色经济区,首先体现在科技先进上,科技先进怎么体现?我想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层面:一是要有一流的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咱们有基础了,但需要进一步整合改造,使山东半岛凝聚起数以万计的海洋科技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起码是国内一流的,而且向着国际先进水平冲刺的科技队伍;二是“国家队”水平的科研装备,包括大型船舶、大型平台、重要基地等大型科研设备应是国内一流的;三是科技进步对海洋产业的贡献率应该达到70%以上,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65%,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领域关键技术超过60%。也就是说未来的海洋产业发展,依托的是科技支撑,而不是光靠投资拉动,也不是靠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增加,使之成为真正的海洋高新技术密集型经济区。

  首先,独特的地理特色和区位优势。简单地说,山东半岛守京津门户、扼渤海咽喉、通东北三省,开日韩通道,这是不可替代的地理区位优势。京津唐一带是我国政治文化核心,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就像“哼哈二将”,守卫着京津的门户;且同时又是渤海、黄海两大海区的交界咽喉之地,渤海水域通向太平洋的出口就是渤海海峡;东北三省与山东的联系,实际上也是关内与关外的联系通道,其要塞也在渤海海峡,将来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沿海铁路等都是东北与内地联系的最重要的通道;此外山东半岛还与日韩隔海相望,是联结日韩的海陆窗口和通道。上述四个特点足以说明山东半岛具有不可代替的区位优势。

  当年道教丘处机站在崂山顶上就说过这样一句话:“鳌山北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山东半岛像一条巨龙,枕着东洋大海,把中国黄海、渤海一分为二。山东半岛从地形地貌上说,就像一个龙头伸入汪洋大海,龙角是长山列岛,龙眼是烟台市,龙嘴就是荣成湾,成山角就是龙须。这个龙须朝东北延伸到朝鲜的雁翎岛,把黄海一分为二,分为北黄海、南黄海,海底下是一个自然的隆起带,我觉得这是一个显著的特点。由此也可见其地理位置特别重要。

  其次,山东半岛有丰富的近海资源。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山东半岛海岸兼有基岩质、砂砾质和粉砂淤泥质三大类型,其中基岩质、砂砾质海岸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和鲁南沿海;粉砂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及部分海湾内。全省海湾有200余处,港口资源条件优良,海岸的2/3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港址有51处。海岸地貌类型多样,人文和自然景观较多。特别是在海滩浴场、奇异景观、山岳景观、岛屿景观和人文景观方面,优势更为突出。适宜晒盐海域2740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3;地下卤水资源丰富,总净储量约74亿立方米,含盐量高达6.46亿吨;海洋矿产资源丰富,在101种矿产中已探明储量的有53种,居全国前三位的9种。渤海沿岸石油地质预测储量30亿~35亿吨,探明储量2.29亿吨,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为110亿立方米。龙口煤田是我国第一座滨海煤田,探明储量11.8亿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对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和砂矿等6种资源进行丰度评价,山东省位居沿海各省市之首。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海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简单地说就是“一洲二带三湾四港五岛群”。一洲指黄河三角洲,大家都知道,它是全国唯一一块土地不断增长的地方。笼统地说,它一年就能增长3万亩,20平方公里左右,黄河一改道,马上就可以出来一片新的土地。二带就是两个特殊的黄金海岸带,莱州湾畔的卤水资源密集区或者是盐化工密集产业带和从莱州的三山岛一直到日照的岚山头的岩石质、砂质海岸带,这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三湾即山东著名的莱州湾、胶州湾和荣成湾三大海湾,这毋庸置疑。四港就是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四大港口,吞吐量超过6亿吨。五岛群就是滨州近岸岛群、长山列岛群、威海近海岛群、青岛近海岛群和日照的南三岛群,这五个岛群充分显示了山东丰富的近海资源的特点。

  一是科技人才集中,笼统地说,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占全国一半以上。据统计,现在工作关系在山东的海洋界两院院士18位,如果算上去世的童第周、曾呈奎、毛汉礼三位和因为在山东作出成绩而调走后当了院士的金翔龙、徐世浙、张经三位,山东出了24位海洋界院士,而全国海洋界院士不过30个出头。此外,山东还有博士生导师300名,教授1000多名,算到副教授、高工、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山东有近2000人。这一系列数字基本上都可以占到全国一半以上。

  在空间方面,现在全世界正进入新兴一轮“蓝色圈地”时期。在新世纪的海洋竞争中,我国也正面临着大陆架划定、海域划界和国家公共海底三大问题,这也是我们现在必须做的三大事情。如我国东海的问题和南海的海域争端等问题,都是特别敏感、特别难处理的。再如我国与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等8个海上邻国存在海域划界问题,争议海域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的52%。而解决这些问题,有些是通过政治、外交的努力,但有一些还是需要科技来解决的。再比如国际公共海底问题,不管是大陆架还是外大陆架,对整个海洋来说只是一小部分,其主体是国际公共海底,而对于这一巨大的资源库,谁率先工作,谁就能分一杯羹,这里面也包括南北极的问题。

  对于深海资源,现在我们都知道陆地资源匮乏,而海洋资源相对人类需求来讲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简单地说,海洋蕴含着丰富的五大资源。一是深海油气资源,这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据预测,未来世界油气储量的44%将来自海洋深水区,储量可能超过1000亿桶,预计深水区的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将超过已探明油气储量。二是海底可燃冰,这是近10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天然气水合物或者称含水甲烷在南海已经开采出来,在东海也勘探出大量的可燃冰资源。按最保守的说法,现在世界海洋可燃冰的储量,占全球化石燃料的2倍以上,开发潜力巨大。三是海底金属矿产,主要有浅海矿产资源和深海矿产资源两种,如滨海砂矿、多金属结核资源、富钴结壳资源等,其开发价值和意义十分重大。四是深海热液硫化物矿床。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末,在一些构造活动带,如大洋中脊、弧后盆地,发现海底下许多热泉,热泉喷口周围形成了一系列堆积体,在热泉周围布满了海洋生物,这些生物不需要光,也不需要氧,这些热液喷出堆积体都是贵金属矿床。五是深海生物资源,包括咱们南极的磷虾和海上捕鲸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国际公共海底海洋资源。

  “三”就是“三大安全”,即海洋食品安全、海洋生态安全和海洋环境安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山东海洋科技优势,以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力争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海洋食品安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以“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为突破口,从水产环境、健康苗种、病害防治、养殖模式、精深加工、安全监测等方面,进行从原料源头到终端产品的全程质量安全分析研究,完善现代水产品加工及安全综合配套技术,建立规范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此外,以驻鲁海洋院所为主体,以“浒苔大规模暴发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为突破口,从爆发机理、生态特性、运移规律、应对措施、科学处置、资源利用等方面开展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科技攻关。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与功能的研究、保护和恢复,逐步构建起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生态安全格局。再者,以海洋防灾减灾为主攻方向,对风暴潮、风暴浪等水动力灾害,海水倒灌、泥沙淤积、海底浊流等地质灾害,赤潮暴发、富营养化、海面溢油等环境灾害进行多学科调查研究,建立立体化监测、实时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体系。

  21世纪是人类走向海洋的世纪,海洋将成为这个世纪世界资源开发的主战场。随着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和逐步实施,这必将为山东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巨大动力,同时也必将推动我国的海洋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按照其宏伟蓝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最终应成为我国“海洋科技先导、海洋产业发达、海洋环境优良、海洋文化繁荣”的陆海统筹经济示范区、生态文明区和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以及东北亚地区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高端海洋制造业中心和国际海洋航运中心。我们期待着这幅美景尽快实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