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 分类>>

“拓荒者”眼中的中关村变化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

2025-11-04 10:14:4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半岛体育,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半岛体育APP下载

“拓荒者”眼中的中关村变化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半岛体育APP下载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20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不断以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引领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辉煌。未来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在加快,经济全球化趋势将继续发展,面对新的发展战略机遇,中关村科技园区如何应对挑战、创新发展、再造辉煌,将更加引人关注。为此,本报将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合作共同推出“院士眼中的中关村”系列访谈文章,敬请关注。

  谈到何园,欣喜于它并未荒芜,而是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和保护。他说:“何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古建筑学上,那些建筑学家带着学生来实习,一住就是十多天。而且何园有个像长廊似的串楼,连接着几个方向的房屋。建筑学家评论它是立交桥的始祖。说始祖可能有些夸张了点,不过可以说是立交桥的雏形。”“何园不是市级的也不是省级的,而是国家重点,是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家祖辈有了钱没有挥霍一空,而是造了这个园林,给我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应给说是做了一件好事。”

  秉承了父亲发奋读书的志气,也秉承了父亲一点就通的灵气,使得在中学时各门功课成绩俱佳。18岁的他便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不过在他选择要就读的专业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的失误,因为当时老师告诉他们,当时的战场上最尖端的科学二次大战的重要经验是掌握制空权。飞机飞得越高、速度越快越好,但是其关键就在于汽油。谁能炼出高质量的汽油,谁的飞机的动力就越大。而炼油就需要化学,所以化学与国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他选择了化学专业,但当时的他最喜欢的专业则是物理。

  回忆起当时的那段情形。他感慨地说,当初这项技术的基础研发都已经成熟了,就是苦于没有资金来作产业化的投资。这个项目是很有广阔的投资前景的,在一次中国科学院学习“三个代表”的会上,我在给柳传志会上向联想集团推荐了这个项目,当时科学院院长在主持会议,他也很认同这个项目。此后联想集团的柳传志又主动找到我和陈立泉院士来讨论这个项目,最后达成共识,认为是值得投资的、前景很广阔的项目,后来柳传志又经过多方论证,遂决定在苏州建立星恒电源有限公司。2004年苏州建成了第一条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生产线并顺利试产,目前已实现量产,产能达3600 万Ah/ 年。其大容量(10Ah 电池)、高功率(7.5Ah )锂离子电池在2004 年11 月顺利通过美国UL 认证,为中国的动力锂电池进军海外市场打下基础。2006年3月,星恒公司动力电池组通过欧盟独立组织Extra Energy的测试认证。“这个项目的成功就在于基础研究扎实,不管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能知道如何解决。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也是相同的道理。”

  陈立泉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锂电池材料专家,但是没多少人知道在1976~1978年他赴西德马普学会固体所进修时原本是研究生长晶体的,在那个时候他就想到了日后的能源需要。“在马普学会固体所进修时,我就发现该所正在研究一种超离子导体材料,可以做锂电池,就向国内申请想要转研究的方向,国内同意了我的要求。但是手头的研究工作必须做完,所以我就花了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导师肥沃的生长晶体工作,然后去做超离子导体的研究工作。”这一转就是近30年的时间,一直都在和锂电子相关材料打交道。陈立泉院士笑称这是30年两代人的工作。

  到如今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消息,让陈立泉高兴不已,这都证明当初他的选择是对的。当被问及在星恒这个项目里面优美与得到什么回报时。陈立泉想了一下说:“好像是500元钱的车马费。”这样的情况在科研院所很常见,一个技术的成功转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回报,但是这些幕后的功臣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好处。院士说,他在这个项目中也是仅得到了一些“好处”,他们免费送了我一辆电动车,还可以随着新产品的开发研制更新升级换代作为回报。可是这些院士们从来不曾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一直都致力于学科的建设和国家的建设当中。正是因为有了像和陈立泉这样一批不计较个人得失、生活上无所苛求、为了国家的发展与进步燃烧了自己所有的热情的院士,为中关村、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有了现在新中国的腾飞,才有了中关村的繁荣。

  黄学杰不仅是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研究领域的关键人物,而且是锂离子电池行业的最早淘金者。1988年,年仅22岁的黄学杰离研究生毕业还差一年,即来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锂离子电池研究项目组,除完成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外,业余做的第一个项目即是研制危机控制的锂电池自动充放电仪,为“863”锂电研究项目所急需。回忆往事,黄学杰说,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锂充电电池,但是那时受条件的限制,从未想到过应用在汽车上。直到90年代中期,因参与Ford基金有关里动力电池材料的研究项目,逐步了解USABC的电池研究计划,意识到了车用锂电池的广阔前景。至1998年已明确认识到混合电动汽车会有巨大的市场机会,锂离子动力电池需要快速发展。

搜索